,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产业经济 >> 机械制造 >> “三链”共融:珠西先进装备的快进逻辑

“三链”共融:珠西先进装备的快进逻辑

2015-06-24 09:12:38 来源:风控网 浏览:101

浩瀚南海,空间无限。不久前,中海油珠海公司建造的第一个采油平台组块在珠海高栏港扬帆出海。广东的深水海工装备制造,从此将在中国高端制造版图中占据重要一席。

不仅是中海油,近年来,三一海洋重工、瓦锡兰玉柴、中航通飞、中国北车等一大批国内外龙头企业纷纷抢滩珠海。伴随大项目的密集动工、投产,珠海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版图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如今,珠海海工装备、通用航空、轨道交通等代表先进产业方向的“海陆空”特色集群渐露峥嵘,并向研发、检测等产业链高端跃升,填补珠西乃至广东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空白。

引进龙头项目推动产业集聚,政企合力促进创新链辐射,依托横琴自贸试验区等平台提供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在珠海的加速融合、演绎,正在探索迈向“中国制造2025”的快进逻辑,催生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龙头。

产业链集聚

龙头引领“海陆空”装备升级

不仅是海工装备,珠海重点发展的通用航空、轨道交通等装备制造产业,也代表着产业方向,在珠江西岸形成较为鲜明的特色,并正主动切入国家相关战略带来的潜在市场。

珠海高栏港,扼西江出海口咽喉要冲;站在这个华南地区最大深水港远望,是辽阔南海。现在,“一带一路”战略、南海战略、“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更加让人感受到静谧海面下珠海先进装备制造的洪流涌动,给这里走出来的海工、轨道、通用航空装备添加了广阔想象空间。

作为国家实施南海战略的重要支点,高栏港拥有独特的区位,吸引了中国海工装备龙头——中海油的青睐。在这家央企巨头的规划中,他们要在此建设中国首个深水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国家实施南海战略,油气资源开发是重要部分,这需要大量高技术装备,也为企业打开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海油珠海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未来10—20年,世界海洋石油工程制造业将逐步向中国转移。瞄准这一轮产业与技术迁移,我们决定在珠海建立深水油气田开发设施的总装场地。”

四年过去,在一片荒滩之上,中海油建起了各类车间、总装场地、综合仓库和办公区,“今年珠海公司接到的项目比去年大幅增加,产能翻了不止一番,二期项目将于今年建成,年产能将达到20万吨。”上述负责人透露。

中海油不是个案。以西部地区为主阵地,珠海目前还聚集了三一重工、珠江钢管、巨涛、瓦锡兰玉柴、太平洋粤新等海工装备各环节的领军企业,从高栏港经济区由南向北延伸至斗门富山工业园,形成钢管制造、海油开发、深海水下装备制造、港口机械制造、海洋工程船舶制造、船用中速机、润滑油制造、成品油制造等产业集群。仅中海油、三一重工两大龙头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分别达到120亿元、300亿元。

不仅是海工装备,珠海重点发展的通用航空、轨道交通等装备制造产业,也代表着产业方向,在珠江西岸形成较为鲜明的特色,并正主动切入国家相关战略带来的潜在市场。

随着国家“低空开放”战略的实施,一个高达万亿元的通用航空市场正在崛起,年均增速近30%的市场需求吸引众多企业和区域的竞逐。而以中航工业通飞为龙头,珠海已集聚了摩天宇、翔翼、星宇航空、中航艾维等优秀企业,有望在万亿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中国高铁装备“走出去”已成趋势,有望撬动巨大的上下游市场。目前,中国北车珠海项目已顺利投产,与之相关的业成轨道有限公司也已正式运作,将与江门的南车项目,共同推动广东轨道交通企业抢占“高铁出海”蛋糕。

从集聚到高端,从单一到综合,珠海先进装备制造龙头项目的转型升级也在同步进行,后劲十足。

目前,三一珠海研究院已有近200名研发人员,专注于港口机械、海工装备的技术研发。凭借强大的研发团队,在港口机械领域,三一部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甚至超越美国、德国。

三一集团副总裁、三一海工事业部董事长伏卫忠说,过去20多年的积累让三一拥有足够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现在依托5月初投产的三一海洋重工珠海产业园,公司将从单一装备制造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EPC总承包商转型,努力成为珠西地区海工装备的龙头。

创新链辐射

政企平台支撑西岸创新

珠海在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共性技术联合攻关、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与高校深化合作,打造珠海乃至全省发展现代产业特别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公共创新服务平台。

珠海长园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智能电网设备生产的企业,其自主研发的世界唯一实现电缆本体恢复和无缝衔接的技术,获得世界发明专利。

但是,产品检测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公司总经理钟海杰。“电力产品推出市场前都要经过检测,目前拥有国家资质认证的检测中心只有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武汉南瑞电气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离华南市场很远。如果顺利,企业检测一项产品大约要花半年,不顺利则花费时间更长,设备运输和人力成本也更高。”他说。

背靠工业实力雄厚的长园集团,立足现有的先进技术,长园电力建起了自己的高压检测中心。如今,位于珠海高新区的500千伏和1000千伏高压试验大厅已建成,其中500千伏试验大厅已投入使用,1000千伏试验大厅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检测中心。

“检测中心通过国家认证后,可以辐射华南和港澳台市场,包括中山、江门等地的电力设备企业都可以到珠海来做检测。”钟海杰说。届时,企业每件产品的检测时间预计将由原来的半年缩短至1个月左右,生产效率提高至少4倍,这对珠江西岸的智能电网产业将是一大利好。

在“海陆空”装备之外,珠海的智能电网、医疗器械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也具备扎实基础。依托产业链的日益成熟,创新链也不断强化并外溢。

长园高压检测中心是市场化的创新服务平台的代表,而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也在珠海涌现。两者的琴瑟和鸣,将为创新体系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按照计划,位于高栏港的国家船舶及海工装备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将于本月底建成,今年内投入使用,成为珠江西岸海工装备最重量级的公共技术平台。其检测能力将覆盖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所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主要标准,填补广东相关产业检测空白,带动珠海、珠西海工装备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此外,珠海市政府正与华南理工大学加快建设广东首个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在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共性技术联合攻关、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打造珠海乃至全省发展现代产业特别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公共创新服务平台。

服务链供给

珠西装备“服务高地”显现

近年来,越来越多知名企业进驻横琴,以此带动制造环节的提升,“服务在横琴,制造在西部”逐渐形成良性互动。

法拉帝,全球最大的豪华游艇制造商,在考察国内多个城市后,2013年决定在横琴投资30亿元建设亚太总部,建设游艇展示销售中心、游艇俱乐部、航海学校、公共游艇码头等高端商业和旅游休闲配套设施。

不到一年,法拉帝集团又入股珠海杰腾造船,在珠海西部的平沙打造法拉帝游艇亚太制造基地,为珠西游艇产业的发展再添新动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知名企业进驻横琴,以此带动制造环节的提升,“服务在横琴,制造在西部”逐渐形成良性互动。

实际上,从装备制造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看,先进装备制造的兴起,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有力支撑。作为珠江西岸唯一的自贸试验区,横琴着重发展商务服务、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高端服务业,建设“服务高地”,恰恰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提供了配套的服务。

“装备制造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融资需求非常大,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融资的支持,横琴自贸区拥有大量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政策,这在珠西具有唯一性,将为珠西装备制造发展带来更多的资本驱动力。”中山大学广东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林江说。

横琴的基础也在不断夯实。截至今年5月末,横琴已入驻各类金融企业985家,注册资本1431亿元人民币,一批与装备制造紧密相关的金融机构和政策相继浮现。

今年3月底,落户横琴的久隆财险正式获批筹办。“久隆财险由三一集团控股、珠海大横琴投资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共同组建,拥有强大的工业背景和产业资本支持。这将填补广东省乃至全国装备制造保险的空白。”伏卫忠表示。

对此,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分析,装备制造产业的投入大、产出周期长,风险也大,专业的装备保险产品可以解决装备制造企业的后顾之忧,打破阻碍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应用的瓶颈,对带动珠海乃至珠江西岸的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金融、法律、国际贸易等高端服务的加快发展,推动横琴成为珠江西岸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平台,珠江西岸制造企业也希望借助横琴自贸区优势,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江门金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家用电器、LCDTV产品、光伏发电产品为主的全国500强企业,其产品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该公司董事长潘皓炫看来,横琴自贸区的建设将对江门等周边地区产生辐射作用,其在金融等服务业方面的优势可以为周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支持。

“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快,横琴自贸区有政策、区位等多重优势,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搭建金融等服务平台,促进装备制造产业和整个珠江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潘皓炫说。

案例

一家龙头企业引发的区域

产业变局

四年前,中海油在珠海的起点,是高栏港一望无垠的荒滩野地和一支仅有30人的创业团队。

四年后,中国首个深水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在此诞生,207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建起了各类车间、总装场地、综合仓库和办公区,“珠海造”的装备产品从这里走向海洋。

中海油珠海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今年底珠海项目二期将建成,目前该公司首个南海大型项目恩平项目、泰国导管架WP7项目、东海相关项目等也在稳步推进。基地全部建成后,可生产半潜式平台、TLP平台等多种高端海工装备产品。

南海,成为中海油珠海公司当前聚焦的关键市场之一。这片广袤的“蓝色国土”上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有待开发,需要先进的海工装备,也需要制造与补给基地。在此,珠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未来,随着世界海工装备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海油的深水海工装备研发制造,也将向珠海转移。

中海油与珠海牵手,有望撬动一条完整的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链在珠江西岸崛起。“包括LNG接收站在内,中海油在珠海布局的多个项目总体规模可能突破千亿,这在珠江西岸乃至在广东省都是独一无二的。龙头企业带来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将不可估量。”上述负责人认为。

事实上,自中海油系列项目落户高栏港后,珠海的海工装备产业发生了可观的变化:珠江钢管来了,三一重工来了,巨涛来了……不仅是这些行业领军企业随之而来,零配件生产配套企业的身影也逐渐增多。

“现在珠海公司有1000多名员工,但在未来有望带动2万—3万人就业。5年后在珠海公司,也许什么肤色的人都能见到。”上述负责人说。

按照计划,珠海公司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的深水海洋工程浮式设施制造和总装基地、水下工程设施装配和测试基地、深水海底管道接长基地、深水安装船队和中国海油补给支持基地、海上作业船队和海上施工指挥调度中心。

这一宏大布局,也将为珠西相关的装备制造企业提供国际化、专业化的平台,助力开拓珠西海工装备的海外市场。

“我们从顶层设计上加大开放力度,不仅计划与国外先进企业合资,引进其技术;同时也计划在珠海建设深水产品的检测基地,面向华南乃至全国企业提供检测服务。”上述负责人透露。

观察眼

“产业公地”加速西岸崛起

承载推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珠三角区域均衡发展使命的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正在西岸掀起阵阵浪潮。每一个项目、产业、区域的进步,都在奏响广东走向“中国制造2025”的强音。

如果把整个珠三角看成一张网,则无论是产业网还是创新网,几乎都存在“东强西弱”的格局。有研究者指出,装备制造业位于制造业创新网络的枢纽位置。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无疑将有助于整个珠三角产业网络和创新网络的完善,乃至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珠海,正以建设珠江西岸区域创新中心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龙头为目标,加速推动形成一个产业、创新、服务高度融合的“产业公地”,努力为珠西发展注入新动力。

从专业理论来说,“产业公地”是一种公共资源,由各种专有技术、产业运作能力和专业化技能的网络交织构成,并向多个产业部门提供支持。延伸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层面,则要求“产业公地”能够成为一个吸引产业、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先进生产要素的平台;其中,产业链是基础,创新链是核心,服务链是重点。而且,这个平台要具有开放性与辐射性,能够带动其他区域发展。

从产业链来看,2012—2014年,全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8.4%、10.9%和10%,珠海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8.6%、12.1%和13.1%,持续高于全国增速,且领先优势不断扩大。尽管整体规模还不大,但依托数个国家战略带来的市场机遇、产业门类和产业环节的高端化,珠海海工装备、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产业代表未来方向,后续爆发力强,有望带动六市一区相关产业发展。

从创新链来看,龙头意味着要提供“大脑”,代表标准引领。珠海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公共技术平台,多数能面向珠西企业提供具有填补空白性质的研发支撑或检测等服务,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从服务链来看,拥有横琴这一珠江西岸唯一的自贸试验区,港珠澳大桥也正在抓紧建设,珠海的优势明显,可以为装备制造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更强的服务支撑。

诚然,珠海“产业公地”的构筑,还有一大段路要走;但其正在形成的功能,无疑将给整个珠江西岸地区装备制造和创新驱动发展带来“加速度”。要使其功能最大化,亦有赖珠西各兄弟城市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力,这样才能推动珠江西岸取得更快、更长足的发展。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
/shell_v2.js?t=" + new Date().getH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