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风险管理 >> 并购风险 >> 唐骏:天价投资背后的并购策略

唐骏:天价投资背后的并购策略

2016-11-10 19:20:45 来源:风控网 浏览:202

 2016年6月11日,微软以总价262亿美元的IT界天价收购了专业社群网站领英。同为社交网站,相对于领英,国人可能更熟悉脸书。和大部分国人一样,美国公众、媒体和好莱坞也更喜欢脸书,然而华尔街、企业高管等却更倾向于领英,因为领英还兼具了职场功能,它详细展示了个人职业生涯信息。比起招揽个人用户,领英集中精力向企业中的人才发掘者提供更为强大的服务,
那么迟暮的IT大佬微软为何要收购一家互联网公司?手上有着大笔现金的微软是不是要进入互联网界?收购兼并对一家企业究竟意味着什么?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唐骏,正在为您解码多领域天价并购案。
 
以亲身经历,解码并购目的       

1.扩大企业规模
我还记得早年我在青岛啤酒担任独立董事的那个年代,青岛啤酒为了扩张它的规模,采用的战略是通过大量的收购的战略,所以在短短的几年当中,青岛啤酒收购了将近30家中国的啤酒公司,然后青岛啤酒一下子登上了中国啤酒行业的前三大这么一个行业。

一种是主动的,还有一种是什么?是被动的。如果我不去做这个收购,未来我的路会走得越来越窄。我在盛大的时候,要保持盛大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公司,根本的核心在于什么?是游戏本身。在那个年代,中国的游戏的主要来源来自于什么?来自于韩国的游戏。我们看到腾讯也好,还是说其它的游戏公司,慢慢的在去收购韩国游戏公司,在这么一个压力之下,我们不得不作出我们的决定,花巨资收购了韩国最大的一家游戏公司。


我们保证了我们的游戏的源头,让盛大在那个年代稳稳地站在了中国游戏行业的老大这么一个地位,所以说很多的收购是被逼出来的。
2.带来协同效应
在盛大的时候,我就帮助盛大做了几起收购,比如说我们当时收购了杭州边锋游戏,杭州边锋游戏是一款专门从事棋牌类的一家游戏公司,而当时盛大可能做得更多的是我们说传统的网络游戏,所以当我们把这个边锋游戏收购以后,我们带来的不止是说从内容的角度上我们增加了棋牌类的游戏,更重要的是我们带来的是渠道的协同效应。


那么唐骏还做过哪些或成功或失败的并购案呢?对此他又有什么心得呢?本期解码财商,将为您分析总结其余的几种并购目的。

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是馅饼还是陷阱?       

早期的时候IT是最早一批走出去去收购海外资产的,我们可能还记得十年前中国有一家TCL的公司去海外收购了,欧洲收购了汤姆森的公司。汤姆森公司是一个跟TCL同类型的,做电子产品的一家公司,是处在一个相对来说下滑,甚至出现亏损的这么一个企业。然后我们看到TCL收购汤姆森以后遇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两个企业的整合的问题,当年我有一个微软的部下,他选择了离开微软去TCL做什么,他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帮助TCL去整合汤姆森,然后几年以后他回来了,他说我已经离开了TCL,我说你为什么会离开TCL,他就跟我讲述了一系列的在整合汤姆森工作当中所遇到的这种文化的问题,人员的问题,管理模式的问题,市场的问题等等这些,最终发现TCL是没有办法去整合这么一家欧洲的老牌公司汤姆森公司。结果我们也看到的是最终TCL在这笔收购当中亏损了40亿,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失败的案例。

    我相信我们还记得联想收购了IBM的这个Thinkpad的PC的一个部门,这对联想来说是一个走进国际市场的一个最简单的方式,他们拿到了IBM的PC的这么一个品牌,但是在早期他们遇到了重大的一些阻挠,这些困难来自于什么?困难来自于还是联想缺乏国际化的人才,后来联想干脆就雇佣了一大批所谓的国际化的人才,最终通过这种人才的引进完成了整合。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收购国外资产的时候,特别是国外同行资产的时候,我们不能做一个自我感觉的这种假定,当你处在自我感觉,当你处在这么一个假定当中,你所遇到的结果一定不尽人意的,所以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的在收购兼并当中所遇到的问题。

微软收购领英      

 微软收购领英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软件终结者”之称的赛富时公司的竞购使微软多花了47亿美元才得偿所愿。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领英透露了收购过程,起初有包括谷歌和脸书等5家公司竞购,最终的较量在微软和赛富时之间展开,原先微软出价每股160美元,赛富时打电话告诉领英其出价达到了每股200美元左右。领英的创始人雷德·霍夫曼以此为砝码与微软继续谈判。最终,微软将报价提高到每股196美元,并承诺以全现金收购,最终击败了以股权加现金出价的赛富时公司,以高出原计划23%的代价是,成功收购了领英,后者股价也在当日天暴涨近47%。那么,令微软不惜追加47亿也要坚持收购的领英,到底值不值262亿美金呢?

    为什么微软要去收购这么一家公司。微软正在进行转型,微软说我自己做互联网转型我转不了,那我收购一家大一点的互联网公司,不就在某种程度上把我带进了互联网了嘛?所以第一微软需要做互联网的转型,第二我们也看到领英拥有四亿用户,这对微软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蛋糕。我们都知道领英的用户相对来说是一个高端群体,微软的办公软件更多的是迈向高端群体的,所以它的客户重合性非常得高,他们都发现了这里面的协同效应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微软迈出这么一步还是可以看得清楚。在我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收购?从战略的角度来说,我从来不会怀疑微软的战略,问题在于几个方面,第一,在我看来262亿美金,这么一笔收购实在是太贵了,我们说价格这个收购,大家都可以做收购,问题是说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点去做收购。微软在几年前,曾经试图用5亿美金来收购领英,没有谈成,最终不得不以262亿美金的代价来收购了这么一家互联网公司。领英它的高速增长期已经过了,在过去几个季度,领英的收入已经处在了一个平稳期,所以你不应该给出那么高的估值。

    第二我们也看到的是什么?虽然领英有4亿用户,但是我们说用户,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活跃用户,领英的活跃用户是多少?1亿活跃用户,所以说看上去有四亿用户在里面,真正的活跃用户只有一亿用户,如果你不是活跃用户,其实你的价值就没有那么高,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微软付出的代价稍微大了一点。
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代价大还不是那么的重要,重要的是你把它收购下来以后,你怎么办?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
PT--> 唐骏:天价投资背后的并购策略
,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风险管理 >> 并购风险 >> 唐骏:天价投资背后的并购策略

唐骏:天价投资背后的并购策略

2016-11-10 19:20:45 来源:风控网 浏览:381

 2016年6月11日,微软以总价262亿美元的IT界天价收购了专业社群网站领英。同为社交网站,相对于领英,国人可能更熟悉脸书。和大部分国人一样,美国公众、媒体和好莱坞也更喜欢脸书,然而华尔街、企业高管等却更倾向于领英,因为领英还兼具了职场功能,它详细展示了个人职业生涯信息。比起招揽个人用户,领英集中精力向企业中的人才发掘者提供更为强大的服务,
那么迟暮的IT大佬微软为何要收购一家互联网公司?手上有着大笔现金的微软是不是要进入互联网界?收购兼并对一家企业究竟意味着什么?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唐骏,正在为您解码多领域天价并购案。
 
以亲身经历,解码并购目的       

1.扩大企业规模
我还记得早年我在青岛啤酒担任独立董事的那个年代,青岛啤酒为了扩张它的规模,采用的战略是通过大量的收购的战略,所以在短短的几年当中,青岛啤酒收购了将近30家中国的啤酒公司,然后青岛啤酒一下子登上了中国啤酒行业的前三大这么一个行业。

一种是主动的,还有一种是什么?是被动的。如果我不去做这个收购,未来我的路会走得越来越窄。我在盛大的时候,要保持盛大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公司,根本的核心在于什么?是游戏本身。在那个年代,中国的游戏的主要来源来自于什么?来自于韩国的游戏。我们看到腾讯也好,还是说其它的游戏公司,慢慢的在去收购韩国游戏公司,在这么一个压力之下,我们不得不作出我们的决定,花巨资收购了韩国最大的一家游戏公司。


我们保证了我们的游戏的源头,让盛大在那个年代稳稳地站在了中国游戏行业的老大这么一个地位,所以说很多的收购是被逼出来的。
2.带来协同效应
在盛大的时候,我就帮助盛大做了几起收购,比如说我们当时收购了杭州边锋游戏,杭州边锋游戏是一款专门从事棋牌类的一家游戏公司,而当时盛大可能做得更多的是我们说传统的网络游戏,所以当我们把这个边锋游戏收购以后,我们带来的不止是说从内容的角度上我们增加了棋牌类的游戏,更重要的是我们带来的是渠道的协同效应。


那么唐骏还做过哪些或成功或失败的并购案呢?对此他又有什么心得呢?本期解码财商,将为您分析总结其余的几种并购目的。

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是馅饼还是陷阱?       

早期的时候IT是最早一批走出去去收购海外资产的,我们可能还记得十年前中国有一家TCL的公司去海外收购了,欧洲收购了汤姆森的公司。汤姆森公司是一个跟TCL同类型的,做电子产品的一家公司,是处在一个相对来说下滑,甚至出现亏损的这么一个企业。然后我们看到TCL收购汤姆森以后遇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两个企业的整合的问题,当年我有一个微软的部下,他选择了离开微软去TCL做什么,他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帮助TCL去整合汤姆森,然后几年以后他回来了,他说我已经离开了TCL,我说你为什么会离开TCL,他就跟我讲述了一系列的在整合汤姆森工作当中所遇到的这种文化的问题,人员的问题,管理模式的问题,市场的问题等等这些,最终发现TCL是没有办法去整合这么一家欧洲的老牌公司汤姆森公司。结果我们也看到的是最终TCL在这笔收购当中亏损了40亿,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失败的案例。

    我相信我们还记得联想收购了IBM的这个Thinkpad的PC的一个部门,这对联想来说是一个走进国际市场的一个最简单的方式,他们拿到了IBM的PC的这么一个品牌,但是在早期他们遇到了重大的一些阻挠,这些困难来自于什么?困难来自于还是联想缺乏国际化的人才,后来联想干脆就雇佣了一大批所谓的国际化的人才,最终通过这种人才的引进完成了整合。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收购国外资产的时候,特别是国外同行资产的时候,我们不能做一个自我感觉的这种假定,当你处在自我感觉,当你处在这么一个假定当中,你所遇到的结果一定不尽人意的,所以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的在收购兼并当中所遇到的问题。

微软收购领英      

 微软收购领英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软件终结者”之称的赛富时公司的竞购使微软多花了47亿美元才得偿所愿。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领英透露了收购过程,起初有包括谷歌和脸书等5家公司竞购,最终的较量在微软和赛富时之间展开,原先微软出价每股160美元,赛富时打电话告诉领英其出价达到了每股200美元左右。领英的创始人雷德·霍夫曼以此为砝码与微软继续谈判。最终,微软将报价提高到每股196美元,并承诺以全现金收购,最终击败了以股权加现金出价的赛富时公司,以高出原计划23%的代价是,成功收购了领英,后者股价也在当日天暴涨近47%。那么,令微软不惜追加47亿也要坚持收购的领英,到底值不值262亿美金呢?

    为什么微软要去收购这么一家公司。微软正在进行转型,微软说我自己做互联网转型我转不了,那我收购一家大一点的互联网公司,不就在某种程度上把我带进了互联网了嘛?所以第一微软需要做互联网的转型,第二我们也看到领英拥有四亿用户,这对微软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蛋糕。我们都知道领英的用户相对来说是一个高端群体,微软的办公软件更多的是迈向高端群体的,所以它的客户重合性非常得高,他们都发现了这里面的协同效应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微软迈出这么一步还是可以看得清楚。在我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收购?从战略的角度来说,我从来不会怀疑微软的战略,问题在于几个方面,第一,在我看来262亿美金,这么一笔收购实在是太贵了,我们说价格这个收购,大家都可以做收购,问题是说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点去做收购。微软在几年前,曾经试图用5亿美金来收购领英,没有谈成,最终不得不以262亿美金的代价来收购了这么一家互联网公司。领英它的高速增长期已经过了,在过去几个季度,领英的收入已经处在了一个平稳期,所以你不应该给出那么高的估值。

    第二我们也看到的是什么?虽然领英有4亿用户,但是我们说用户,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活跃用户,领英的活跃用户是多少?1亿活跃用户,所以说看上去有四亿用户在里面,真正的活跃用户只有一亿用户,如果你不是活跃用户,其实你的价值就没有那么高,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微软付出的代价稍微大了一点。
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代价大还不是那么的重要,重要的是你把它收购下来以后,你怎么办?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