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危机管理 >> 危机研究 >> 经济危机研究专题之三--南海泡沫

经济危机研究专题之三--南海泡沫

2017-08-19 09:29:56 来源:风控网 浏览:116

本期我们阐述南海泡沫

一、概述

几乎与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同时发生,同样作为政府特许的英国公司,也在利用证券市场的投机特性哄抬股价,进行金融诈骗,最终导致股市暴跌、千百万人破产,这就是与“密西西比泡沫事件”齐名的“南海泡沫事件”,两家泡沫公司都于1720年破产,南海泡沫只是比密西西比泡沫晚了一步,两者有一定的关联性:法国人的玩法被英国人学会,在英国上演了同样的一出“国家牛市”的大戏,而法国密西西比泡沫的最终破灭,也引起了英国公众的警觉,随后,南海泡沫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终结。

二、背景

1700年,英国、法国、荷兰和奥地利等国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年)是因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王位空缺,法国的波旁王朝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为争夺西班牙王位,而引发的一场欧洲大部分国家参与的大战。深层的或最主要的则是诸列强借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进行了一场空前规模的领土和殖民地的大掠夺,并且主要斗争矛头指向的是独霸欧洲的法国。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英国加强了在海上和殖民地的势力。

早在南海公司成立以前,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已曾与爱德华·哈利(1664年-1735年)讨论一个构想,让国家向某些企业授予权力垄断某地区的贸易,然后再从那些公司获取部份利润,以便让政府偿还因参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而欠下的大笔债务。这个构思很快就引起爱德华·哈利的兄长,即时任财务大臣(Lord High Treasurer)罗伯特·哈利(后为牛津伯爵)的兴趣。在他的倡议下,南海公司遂于1711年透过国会法案成立,并从政府获得权力垄断英国对南美洲及太平洋群岛地区的贸易,而这两个地区在当时被坊间视为商机无限,因此哈利对公司的期望很高,甚至夸耀地称之为“牛津伯爵的杰作”(The Earl of Oxford's Masterpiece)。

与此同时,民间资本不断膨胀,迫切寻求投资机会。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长期的经济繁荣使得英国私人资本不断集聚,社会储蓄不断膨胀,投资机会却相应不足,大量暂时闲置的资金迫切寻找出路,而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是一种特权。

三、过程

重商主义盛行的年代,政府与私人企业互为对方提供逐利的机会和便利,这种在后世绝对被任何市场经济国家裁判的现象,在当时却习以为常。例如,政府债务由某个为专此目的而组建的公司所承担,即政府给该公司以特许权,允许其垄断某个商业领域而获取巨额利润,当股东买进该公司的全部股票后,政府便可从其手里贷出大笔现金用于偿还外债本息。英国政府在1713年以前的战争中所欠下的许多债务,就是用这种办法由1694年创建的英格兰银行所承担的。1711年成立的南海公司也是这样一家公司,具有垄断南海贸易的特许权。

南海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哈里·耶尔是个鼓动能手,他开动宣传机器,不断向市场散布“在墨西哥、秘鲁一带发现巨大金银矿藏”、“金银财宝就要源源不断运回英国”之类的虚假而美妙的信息。甘康普瓦大街上,各种传言不胫而走,海市蜃楼般的投资前景终于唤起了民众的投资热情,开始争先恐后地抢购南海公司发行的股票认购证。票面价值100英镑的股票,3月初即达到200英镑,月末即超过了400英镑。4月初,在接连不断的“利好”消息的冲击下,迅速飙升到每股900英镑,进而又疯涨到1050英镑。然而,当时无论官方还是市场,都没有足够的信息来支持公司对投资者做出的那些信誓旦旦的承诺。

为了取得更多的现金和融通债务,南海公司分别于1720年4月14日、4月29日、6月17日分三次向公众提供股票预约认购,总共发行了87500股。南海公司还承诺所有持有国债的人都可以把尚未兑换的国债年金转换为南海公司的股票。对于持有英国国债的人来说,与其按照国债的面值领取固定的年金,还不如转换成南海公司价格不断飞涨的股票,结果有52%的短期年金和64%的长期年金被转换成了南海公司的股票。这些举动给南海公司的股票投机大开了方便之门,使其轻而易举地从中筹集到了一大笔资金。而其支配这笔钱的第一个用途,就是兑现自己的诺言,向与此事有关的贵族、议员和官员们提供了大约200万英镑的贿金。

许多英国国会议员和政府大员与南海公司相互勾结,疯狂牟利。先后有542位议员、250位贵族卷入了股票交易。议员持有的股份总额为110万英镑,贵族持有的股份总额为54.8万英镑。连国王也禁不住诱惑,认购了价值10万英镑的股票。一个快速膨胀的股市于是形成了。

南海公司制造的神奇效应不免为众多的民间企业眼红,也跃跃欲试分杯羹。这一年,英国冒出了202家“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不乏稀奇古怪的公司,如“确保女人保持贞洁公司”、“在适当的时候才公布营业性质公司”等,有专营从西班牙进口翠鸟的,还有专营人类头发买卖的。这类骗子公司背着政府偷偷发行的股票也被大脑进水的股民们炒上了天。那些没能尽早买到南海股票的民众,生怕失去碰到下一个南海公司的机会,纷纷把大把的血汗钱投进去。

当时坊间流传的一个故事是,一位伦敦的印刷工人登记了一家“正进行有潜力生意”的公司,虽然没人弄得明白这家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生意的,这个家伙还是在6小时之内卖出了2000镑的股票。要知道2000英镑在当年是一笔巨款,接下来的事是必然发生的:这位印刷工从此下落不明。这类事情放在今天是笑话,当时的人们却宁愿相信他们是玩儿真的。

为了维护南海公司的垄断利润,英国议会在1720年6月通过了被民间称为“泡沫法”的《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该法宣布:在没有议会法案或国王特许状给予的法律权利的场合,禁止以公司名义发行可转让股票,或转让任何种类的股份。表面上看,此举似乎是政府想要为公司热降温,实际上,法案是由议会成员提出的,而许多议员恰恰是南海公司的董事和股东。他们之所以通过该法案,目的不过是为了让投资者抛弃其他公司,都转向南海公司。但是,令人意外的事情却发生了,南海公司的好日子一下子走到了头。

几乎与英国南海泡沫同时发生,同样作为政府特许的法国公司,也在利用证券市场的投机特性哄抬股价,进行金融诈骗,最终导致股市暴跌、千百万人破产,这就是与“南海泡沫事件”齐名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两家泡沫公司都于1720年破产,密西西比只是早了一步。

法国的教训迅速引起英国公众的警觉,同样的事会不会在我们这里发生?所以当政府指出那些民间公司的骗局时,大家也对历来“牛逼哄哄”的南海公司产生了怀疑,股东们不再相信南海公司能对每股1000镑的股票付出他们应得的红利。一些里外消息灵的“内幕交易者”——主要是那些获得暴利的政府官员悄悄卖掉所持的股票,据说财政大臣约翰·艾思拉比一下子就赚了90万镑。这种不同寻常的抛售活动使得已如惊弓之鸟的人们幡然猛醒。紧接着,就是南海泡沫被无情地刺穿。

四、结果

这场丑恶的金融戏在民间引起了极大的恐慌和愤怒,纷纷举行公共集会,要求追究南海公司的欺骗责任,政府则卷入层出不穷的丑闻中。尽管与南海公司勾结谋取私利的财政大臣约翰·艾思拉比被关入伦敦塔,但一切都已于事无补,该发生的悉数发生。英国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政府的信用一落千丈。眼见大势已去,为了平息民怨,英国政府命令南海公司立即进行资产改组,同时没收了南海公司总管和一些政府官员的家产,总额高达2401.4万英镑,并出让部分债权给英格兰银行。下院也成立了一个秘密委员会专责调查。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1720年底,英国政府对南海公司的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已所剩无几,那些高价买进南海股票的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人们发现,自己毕生的积蓄或刚刚继承下来的遗产已经化为乌有。

那是令伦敦人至今色变的几个月:整个证券市场笼罩一片恐慌中,成千上万的股民倾家荡产,血本无归,有的甚至连养老金都丧失了,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灾难。皇家铸币局局长——艾萨克·牛顿爵士也是“南海泡沫”事件的受害者。他在第一次进场时买进了7000镑,小赚7000镑;第二次买进时已是股价高峰,大亏2万镑,损失惨重。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不禁叹道:我能计算天体运行,却无法计算人类的疯狂。

南海事件之后,英国民众不敢再问津股票之事,闻股份公司而色变。整整一个世纪间,英国竟没有发行过一张股票。一切还是按“老规矩”进行:商业企业继续为个人或合伙人所有,他们只能借助自身经营产生的利润来扩大企业规模,充分的市场竞争受到阻碍,保持高额利润和压低员工工资继续被认为是合理的。

1825年,《泡沫法案》在被废止一年之后,股份银行被允许成立。1844年,《股份公司注册和管制法案》生效,该法案第一次将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注册范畴,这标志着“英国公司法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终于  腐败像汹涌的洪水
淹没一切  贪婪徐徐卷来
像阴霾的雾霭弥漫  遮蔽日光
政客和民族斗士纷纷沉溺于股市
贵族夫人和仆役领班一样分得红利
法官当上了掮客  主教啃食起庶民
君主为了几个便士玩弄手中的纸牌
不列颠帝国陷入钱币的污秽之中
大诗人蒲柏讥讽批判将整个英国卷入其中的“南海泡沫”

五、南海泡沫成因分析

1. 信息披露不真实
股份公司作为公众性公司,披露信息是其与公众进行交流的最基本形式。股票价格的形成是建立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的。如果股份公司信息披露虚假,故意夸大公司的业绩或者经营状况,就会造成投资者盲目投资,股票价格发生异常波动,以致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南海泡沫事件”就是南海公司为了达到圈钱的目的,故意编制公司的虚假信息,给投资者描绘了一幅金灿灿的通往“黄金宝殿”之图,其实这幅承载着投资者狂热希翼的致富之图,不过如水中月、镜中花般虚无缥缈,最终只能因公司经营的真相被揭穿而成为南柯一梦。

2. 政府的态度不理智
虽然证券市场自身对股票价格的形成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政府的监管依然不可少。英国政府在对待南海泡沫事件的态度上并不理智,从事件发生前“过度放纵”到事件发生后“一下管死”,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南海泡沫事件发生前,英国政府过度地纵容南海公司,使南海公司为日后高额发行股票的圈钱活动创造了“信誉”,也给公众投资者造成了南海公司是政府“宠儿”的印象,但是,英国政府并没有尽到这样的监管职责,而是任由南海公司对外吹嘘,吊足了投资者的胃口。而且,当南海公司以300%甚至400%的溢价发行股票时,英国政府并没有根据南海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及时地予以制止,反而,让人瞠目的是议会的议员甚至连国王都争相购买了南海的股票,以致当南海公司的股票出现在短短十个月时间由100多英镑暴涨到1000英镑又狂跌到100多英镑的动荡局面时,英国政府束手无策,只得通过“泡沫法案”对股份公司进行强行压制。

南海泡沫事件发生后,英国政府通过了“泡沫法案”,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泡沫的再次出现,但却对股份公司实行封杀,严重抑制了股份公司的发展,此其二。泡沫法案规定任何未经合法授权而组建的公司,及擅自发行股票均属非法,股份公司一般不具有法人资格;严惩非法的证券交易,从而保护股东及社会利益。但实际通过的法案却故意使法人形式难以采用,从而走上了另一极端。该法案一直持续到1825年,在一百年的时间里,公众对股份公司闻之色变,对股票交易避而远之,“泡沫法案”对英国股份公司发展的消极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3. 公众对股票投资的极端不理性
在对巨大财富的憧憬中,公众的理性防线彻底崩溃,完全任由股份公司发布的消息牵引,迷失了方向。当公众不再考察股份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再辨别股份公司的经营范围,只为股价的一时上涨而买入股票时,他们的投资行为已经演变为一种投机性行为,无论股票的价格多高,无论它是否已经偏离了公司的基本价值,只要相信它还会继续涨下去,公众就会不顾一切地买进。在这种疯狂赚钱欲望的支配下,公众已经谈不上对股市基本行情的认识,已经不能客观预期投资所带来的后果。他们的行为只会使股价越来越高,泡沫越来越大,等待他们的也只能是五彩的、非理性泡沫的破灭。

在这场喧闹的泡沫事件中,南海公司、英国政府、社会公众都是利益受损者,但他们同时也都是使泡沫越吹越大的主体,都难脱其咎。无论“南海泡沫”的“真凶”是谁,英国股份公司的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这一段“迷途史”都是公司历史上的遗憾。

六、泡沫之鉴
泡沫和资本市场是一对双胞胎,凡是有资本市场的地方都记录着不同程度的泡沫灾害。过度的泡沫会导致股灾,股灾又会使经济崩盘,股市历史周而复始地讲述着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英文中的“经济泡沫”(EconomicBubbles)和“泡沫经济”(Bubble Economy),就是发源于这个事件。

从经济学原理上说,由于金融市场具有非均衡性的特点,只要人们有足够多的资金,就可以把任何资产炒出天价,进而导致泡沫的膨胀。泡沫意味着股票价格并没有反映真实基础,相反,价格却依旧追随那些与基础因素无关的资讯而变动。“股票市场是一场选美比赛,在那里,人们根据其他人的评判来评判参赛的姑娘。”——凯恩斯曾如此形象地阐述证券泡沫产生的原理。

由于人们普遍怀有一种谋取更多财产的心理,也就很容易为非理性预期所支配和被谎言所欺骗,从而陷入泡沫的漩涡里去。这就需要社会和政府起码应做到信息的充分公开和透明。

监督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以一定的规范与秩序来约束和规范市场行为,从而为市场稳定发展提供前提条件。的确,市场的活力在创新,但创新只能在一定规范与秩序下进行,而不能揉进欺骗和诡诈的成分。南海泡沫事件从表面看直接诱因在于工具创新,实质上却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外部监督所致。

此后,人类社会还遭受过更多的经济泡沫的侵害,无论它们发生在哪国和哪个时期,其结局是共同的:都沉重打击了当时的经济,并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而用于修复投机创伤的时间一般需要数十年,甚至更久。

南海泡沫的教训属于全人类。在1929年的美国,由于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非理性预期,加上市场投机力量的推波助澜和信息不透明,支撑了华尔街股价此前连续7年的暴涨。既是泡沫,总会破灭。1929年10月,股市崩盘,疯狂走到了尽头。一片狂跌之中,企业倒闭、银行关门、千万工人失业、信用破产,美国经济全面衰退。也许是想起了英国当年的教训,1933年至1934年间,《证券法》、《证券交易法》等一系列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相继出台。此后,它们就常作为各国股市管理的主要参照物,成为股市的守护神、抑制股市泡沫的有效工具。

在笔者看来,南海事件给人类带来的最大历史教训是,一个可以用强制力去敛财的公司,将无可避免地丧失市场竞争力,更严重的是,它们还会成为市场的破坏者和政府的财政包袱。因此,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环境中,政府与企业必须保持必要的距离,这里主要指那些拥有垄断特权的国有公司。
                                                                             来源:深圳国投资本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
经济危机研究专题之三--南海泡沫
,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危机管理 >> 危机研究 >> 经济危机研究专题之三--南海泡沫

经济危机研究专题之三--南海泡沫

2017-08-19 09:29:56 来源:风控网 浏览:178

本期我们阐述南海泡沫

一、概述

几乎与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同时发生,同样作为政府特许的英国公司,也在利用证券市场的投机特性哄抬股价,进行金融诈骗,最终导致股市暴跌、千百万人破产,这就是与“密西西比泡沫事件”齐名的“南海泡沫事件”,两家泡沫公司都于1720年破产,南海泡沫只是比密西西比泡沫晚了一步,两者有一定的关联性:法国人的玩法被英国人学会,在英国上演了同样的一出“国家牛市”的大戏,而法国密西西比泡沫的最终破灭,也引起了英国公众的警觉,随后,南海泡沫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终结。

二、背景

1700年,英国、法国、荷兰和奥地利等国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年)是因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王位空缺,法国的波旁王朝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为争夺西班牙王位,而引发的一场欧洲大部分国家参与的大战。深层的或最主要的则是诸列强借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进行了一场空前规模的领土和殖民地的大掠夺,并且主要斗争矛头指向的是独霸欧洲的法国。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英国加强了在海上和殖民地的势力。

早在南海公司成立以前,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已曾与爱德华·哈利(1664年-1735年)讨论一个构想,让国家向某些企业授予权力垄断某地区的贸易,然后再从那些公司获取部份利润,以便让政府偿还因参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而欠下的大笔债务。这个构思很快就引起爱德华·哈利的兄长,即时任财务大臣(Lord High Treasurer)罗伯特·哈利(后为牛津伯爵)的兴趣。在他的倡议下,南海公司遂于1711年透过国会法案成立,并从政府获得权力垄断英国对南美洲及太平洋群岛地区的贸易,而这两个地区在当时被坊间视为商机无限,因此哈利对公司的期望很高,甚至夸耀地称之为“牛津伯爵的杰作”(The Earl of Oxford's Masterpiece)。

与此同时,民间资本不断膨胀,迫切寻求投资机会。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长期的经济繁荣使得英国私人资本不断集聚,社会储蓄不断膨胀,投资机会却相应不足,大量暂时闲置的资金迫切寻找出路,而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是一种特权。

三、过程

重商主义盛行的年代,政府与私人企业互为对方提供逐利的机会和便利,这种在后世绝对被任何市场经济国家裁判的现象,在当时却习以为常。例如,政府债务由某个为专此目的而组建的公司所承担,即政府给该公司以特许权,允许其垄断某个商业领域而获取巨额利润,当股东买进该公司的全部股票后,政府便可从其手里贷出大笔现金用于偿还外债本息。英国政府在1713年以前的战争中所欠下的许多债务,就是用这种办法由1694年创建的英格兰银行所承担的。1711年成立的南海公司也是这样一家公司,具有垄断南海贸易的特许权。

南海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哈里·耶尔是个鼓动能手,他开动宣传机器,不断向市场散布“在墨西哥、秘鲁一带发现巨大金银矿藏”、“金银财宝就要源源不断运回英国”之类的虚假而美妙的信息。甘康普瓦大街上,各种传言不胫而走,海市蜃楼般的投资前景终于唤起了民众的投资热情,开始争先恐后地抢购南海公司发行的股票认购证。票面价值100英镑的股票,3月初即达到200英镑,月末即超过了400英镑。4月初,在接连不断的“利好”消息的冲击下,迅速飙升到每股900英镑,进而又疯涨到1050英镑。然而,当时无论官方还是市场,都没有足够的信息来支持公司对投资者做出的那些信誓旦旦的承诺。

为了取得更多的现金和融通债务,南海公司分别于1720年4月14日、4月29日、6月17日分三次向公众提供股票预约认购,总共发行了87500股。南海公司还承诺所有持有国债的人都可以把尚未兑换的国债年金转换为南海公司的股票。对于持有英国国债的人来说,与其按照国债的面值领取固定的年金,还不如转换成南海公司价格不断飞涨的股票,结果有52%的短期年金和64%的长期年金被转换成了南海公司的股票。这些举动给南海公司的股票投机大开了方便之门,使其轻而易举地从中筹集到了一大笔资金。而其支配这笔钱的第一个用途,就是兑现自己的诺言,向与此事有关的贵族、议员和官员们提供了大约200万英镑的贿金。

许多英国国会议员和政府大员与南海公司相互勾结,疯狂牟利。先后有542位议员、250位贵族卷入了股票交易。议员持有的股份总额为110万英镑,贵族持有的股份总额为54.8万英镑。连国王也禁不住诱惑,认购了价值10万英镑的股票。一个快速膨胀的股市于是形成了。

南海公司制造的神奇效应不免为众多的民间企业眼红,也跃跃欲试分杯羹。这一年,英国冒出了202家“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不乏稀奇古怪的公司,如“确保女人保持贞洁公司”、“在适当的时候才公布营业性质公司”等,有专营从西班牙进口翠鸟的,还有专营人类头发买卖的。这类骗子公司背着政府偷偷发行的股票也被大脑进水的股民们炒上了天。那些没能尽早买到南海股票的民众,生怕失去碰到下一个南海公司的机会,纷纷把大把的血汗钱投进去。

当时坊间流传的一个故事是,一位伦敦的印刷工人登记了一家“正进行有潜力生意”的公司,虽然没人弄得明白这家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生意的,这个家伙还是在6小时之内卖出了2000镑的股票。要知道2000英镑在当年是一笔巨款,接下来的事是必然发生的:这位印刷工从此下落不明。这类事情放在今天是笑话,当时的人们却宁愿相信他们是玩儿真的。

为了维护南海公司的垄断利润,英国议会在1720年6月通过了被民间称为“泡沫法”的《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该法宣布:在没有议会法案或国王特许状给予的法律权利的场合,禁止以公司名义发行可转让股票,或转让任何种类的股份。表面上看,此举似乎是政府想要为公司热降温,实际上,法案是由议会成员提出的,而许多议员恰恰是南海公司的董事和股东。他们之所以通过该法案,目的不过是为了让投资者抛弃其他公司,都转向南海公司。但是,令人意外的事情却发生了,南海公司的好日子一下子走到了头。

几乎与英国南海泡沫同时发生,同样作为政府特许的法国公司,也在利用证券市场的投机特性哄抬股价,进行金融诈骗,最终导致股市暴跌、千百万人破产,这就是与“南海泡沫事件”齐名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两家泡沫公司都于1720年破产,密西西比只是早了一步。

法国的教训迅速引起英国公众的警觉,同样的事会不会在我们这里发生?所以当政府指出那些民间公司的骗局时,大家也对历来“牛逼哄哄”的南海公司产生了怀疑,股东们不再相信南海公司能对每股1000镑的股票付出他们应得的红利。一些里外消息灵的“内幕交易者”——主要是那些获得暴利的政府官员悄悄卖掉所持的股票,据说财政大臣约翰·艾思拉比一下子就赚了90万镑。这种不同寻常的抛售活动使得已如惊弓之鸟的人们幡然猛醒。紧接着,就是南海泡沫被无情地刺穿。

四、结果

这场丑恶的金融戏在民间引起了极大的恐慌和愤怒,纷纷举行公共集会,要求追究南海公司的欺骗责任,政府则卷入层出不穷的丑闻中。尽管与南海公司勾结谋取私利的财政大臣约翰·艾思拉比被关入伦敦塔,但一切都已于事无补,该发生的悉数发生。英国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政府的信用一落千丈。眼见大势已去,为了平息民怨,英国政府命令南海公司立即进行资产改组,同时没收了南海公司总管和一些政府官员的家产,总额高达2401.4万英镑,并出让部分债权给英格兰银行。下院也成立了一个秘密委员会专责调查。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1720年底,英国政府对南海公司的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已所剩无几,那些高价买进南海股票的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人们发现,自己毕生的积蓄或刚刚继承下来的遗产已经化为乌有。

那是令伦敦人至今色变的几个月:整个证券市场笼罩一片恐慌中,成千上万的股民倾家荡产,血本无归,有的甚至连养老金都丧失了,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灾难。皇家铸币局局长——艾萨克·牛顿爵士也是“南海泡沫”事件的受害者。他在第一次进场时买进了7000镑,小赚7000镑;第二次买进时已是股价高峰,大亏2万镑,损失惨重。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不禁叹道:我能计算天体运行,却无法计算人类的疯狂。

南海事件之后,英国民众不敢再问津股票之事,闻股份公司而色变。整整一个世纪间,英国竟没有发行过一张股票。一切还是按“老规矩”进行:商业企业继续为个人或合伙人所有,他们只能借助自身经营产生的利润来扩大企业规模,充分的市场竞争受到阻碍,保持高额利润和压低员工工资继续被认为是合理的。

1825年,《泡沫法案》在被废止一年之后,股份银行被允许成立。1844年,《股份公司注册和管制法案》生效,该法案第一次将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注册范畴,这标志着“英国公司法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终于  腐败像汹涌的洪水
淹没一切  贪婪徐徐卷来
像阴霾的雾霭弥漫  遮蔽日光
政客和民族斗士纷纷沉溺于股市
贵族夫人和仆役领班一样分得红利
法官当上了掮客  主教啃食起庶民
君主为了几个便士玩弄手中的纸牌
不列颠帝国陷入钱币的污秽之中
大诗人蒲柏讥讽批判将整个英国卷入其中的“南海泡沫”

五、南海泡沫成因分析

1. 信息披露不真实
股份公司作为公众性公司,披露信息是其与公众进行交流的最基本形式。股票价格的形成是建立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的。如果股份公司信息披露虚假,故意夸大公司的业绩或者经营状况,就会造成投资者盲目投资,股票价格发生异常波动,以致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南海泡沫事件”就是南海公司为了达到圈钱的目的,故意编制公司的虚假信息,给投资者描绘了一幅金灿灿的通往“黄金宝殿”之图,其实这幅承载着投资者狂热希翼的致富之图,不过如水中月、镜中花般虚无缥缈,最终只能因公司经营的真相被揭穿而成为南柯一梦。

2. 政府的态度不理智
虽然证券市场自身对股票价格的形成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政府的监管依然不可少。英国政府在对待南海泡沫事件的态度上并不理智,从事件发生前“过度放纵”到事件发生后“一下管死”,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南海泡沫事件发生前,英国政府过度地纵容南海公司,使南海公司为日后高额发行股票的圈钱活动创造了“信誉”,也给公众投资者造成了南海公司是政府“宠儿”的印象,但是,英国政府并没有尽到这样的监管职责,而是任由南海公司对外吹嘘,吊足了投资者的胃口。而且,当南海公司以300%甚至400%的溢价发行股票时,英国政府并没有根据南海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及时地予以制止,反而,让人瞠目的是议会的议员甚至连国王都争相购买了南海的股票,以致当南海公司的股票出现在短短十个月时间由100多英镑暴涨到1000英镑又狂跌到100多英镑的动荡局面时,英国政府束手无策,只得通过“泡沫法案”对股份公司进行强行压制。

南海泡沫事件发生后,英国政府通过了“泡沫法案”,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泡沫的再次出现,但却对股份公司实行封杀,严重抑制了股份公司的发展,此其二。泡沫法案规定任何未经合法授权而组建的公司,及擅自发行股票均属非法,股份公司一般不具有法人资格;严惩非法的证券交易,从而保护股东及社会利益。但实际通过的法案却故意使法人形式难以采用,从而走上了另一极端。该法案一直持续到1825年,在一百年的时间里,公众对股份公司闻之色变,对股票交易避而远之,“泡沫法案”对英国股份公司发展的消极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3. 公众对股票投资的极端不理性
在对巨大财富的憧憬中,公众的理性防线彻底崩溃,完全任由股份公司发布的消息牵引,迷失了方向。当公众不再考察股份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再辨别股份公司的经营范围,只为股价的一时上涨而买入股票时,他们的投资行为已经演变为一种投机性行为,无论股票的价格多高,无论它是否已经偏离了公司的基本价值,只要相信它还会继续涨下去,公众就会不顾一切地买进。在这种疯狂赚钱欲望的支配下,公众已经谈不上对股市基本行情的认识,已经不能客观预期投资所带来的后果。他们的行为只会使股价越来越高,泡沫越来越大,等待他们的也只能是五彩的、非理性泡沫的破灭。

在这场喧闹的泡沫事件中,南海公司、英国政府、社会公众都是利益受损者,但他们同时也都是使泡沫越吹越大的主体,都难脱其咎。无论“南海泡沫”的“真凶”是谁,英国股份公司的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这一段“迷途史”都是公司历史上的遗憾。

六、泡沫之鉴
泡沫和资本市场是一对双胞胎,凡是有资本市场的地方都记录着不同程度的泡沫灾害。过度的泡沫会导致股灾,股灾又会使经济崩盘,股市历史周而复始地讲述着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英文中的“经济泡沫”(EconomicBubbles)和“泡沫经济”(Bubble Economy),就是发源于这个事件。

从经济学原理上说,由于金融市场具有非均衡性的特点,只要人们有足够多的资金,就可以把任何资产炒出天价,进而导致泡沫的膨胀。泡沫意味着股票价格并没有反映真实基础,相反,价格却依旧追随那些与基础因素无关的资讯而变动。“股票市场是一场选美比赛,在那里,人们根据其他人的评判来评判参赛的姑娘。”——凯恩斯曾如此形象地阐述证券泡沫产生的原理。

由于人们普遍怀有一种谋取更多财产的心理,也就很容易为非理性预期所支配和被谎言所欺骗,从而陷入泡沫的漩涡里去。这就需要社会和政府起码应做到信息的充分公开和透明。

监督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以一定的规范与秩序来约束和规范市场行为,从而为市场稳定发展提供前提条件。的确,市场的活力在创新,但创新只能在一定规范与秩序下进行,而不能揉进欺骗和诡诈的成分。南海泡沫事件从表面看直接诱因在于工具创新,实质上却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外部监督所致。

此后,人类社会还遭受过更多的经济泡沫的侵害,无论它们发生在哪国和哪个时期,其结局是共同的:都沉重打击了当时的经济,并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而用于修复投机创伤的时间一般需要数十年,甚至更久。

南海泡沫的教训属于全人类。在1929年的美国,由于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非理性预期,加上市场投机力量的推波助澜和信息不透明,支撑了华尔街股价此前连续7年的暴涨。既是泡沫,总会破灭。1929年10月,股市崩盘,疯狂走到了尽头。一片狂跌之中,企业倒闭、银行关门、千万工人失业、信用破产,美国经济全面衰退。也许是想起了英国当年的教训,1933年至1934年间,《证券法》、《证券交易法》等一系列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相继出台。此后,它们就常作为各国股市管理的主要参照物,成为股市的守护神、抑制股市泡沫的有效工具。

在笔者看来,南海事件给人类带来的最大历史教训是,一个可以用强制力去敛财的公司,将无可避免地丧失市场竞争力,更严重的是,它们还会成为市场的破坏者和政府的财政包袱。因此,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环境中,政府与企业必须保持必要的距离,这里主要指那些拥有垄断特权的国有公司。
                                                                             来源:深圳国投资本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