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风险研究 >> 公司治理 >> 公司治理的缘起、模式、问题及演进趋势

公司治理的缘起、模式、问题及演进趋势

2011-01-13 11:00:42 来源:风控网 浏览:1006

五、公司治理研究前瞻

  公司治理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很好地控制科层组织的运行成本,在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导引下,取得实实在在的发展。因此,一个合适的公司治理理论,应该是能妥善解决企业科层运行低效率的理论。因此,笔者认为,在我国的公司治理研究中,有以下三个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1.如何定位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

  无论是英、美模式,还是日、德模式,抑或是法国模式、东南亚模式,都不会是我国的最终模式,因为:首先,全球公司治理模式的多样性本身就说明“条条大路通罗马”;其次,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必须考虑我国的政治体制、制度、法律、文化背景。然而,我国的公司治理应该具有什么特点(更接近哪一种模式)?如何实现这种模式?从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实践中我国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等等。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都需要理论界尽快给予明确的回答。

  2.公司治理内部、外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强化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一环。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在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引入机构投资者和(或)战略投资者、规范信息披露制度等做法,是公司治理机制不断规范的标志。然而,企业的成功不仅需要合理的制度安排,还需要用得到市场的认可:投资者对企业经营运作有没有信心,消费者对企业提供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信赖度有多高。企业的高效运转也需要得到企业组织内成员的认可,例如,管理层和员工对企业发展的忠诚和努力。所以,公司治理理论必须解决:什么样的公司治理机制才能平衡“内部人”和“外部人”、弱者和强者以及公与私的利益?构建这些治理机制的原则是什么?判断一个公司治理机制完善与否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3.利益相关者理论应逻辑更清晰、更具操作性

  正如前文所言,如何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公司进行公司治理,是发达国家面临的一个难题。我国在引入这一理论时也应该注意该理论的一些内在缺陷。因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一个演进中的理论,无论是其逻辑性,还是系统性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到底哪些经济主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是那些在企业押了“赌注”(stake)的人或团体(股东、雇员、债权人、消费者和供货商五大群体)?还是那些所有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如竞争对手、恐怖分子,甚至未出生的下一代以及不知名的动植物?企业如何能既兼顾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又不偏离生产经营性经济主体的本质特征?企业管理层怎样才能知道各个利益相关者已经满意?管理者能够在利益冲突的格局中,找到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案吗?等等。所以,尽管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要把这种理论意义变为实践意义,恐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利益相关者理论需要在逻辑上与企业运行有更好的一致性,并能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
公司治理的缘起、模式、问题及演进趋势
,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风险研究 >> 公司治理 >> 公司治理的缘起、模式、问题及演进趋势

公司治理的缘起、模式、问题及演进趋势

2011-01-13 11:00:42 来源:风控网 浏览:1268

五、公司治理研究前瞻

  公司治理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很好地控制科层组织的运行成本,在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导引下,取得实实在在的发展。因此,一个合适的公司治理理论,应该是能妥善解决企业科层运行低效率的理论。因此,笔者认为,在我国的公司治理研究中,有以下三个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1.如何定位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

  无论是英、美模式,还是日、德模式,抑或是法国模式、东南亚模式,都不会是我国的最终模式,因为:首先,全球公司治理模式的多样性本身就说明“条条大路通罗马”;其次,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必须考虑我国的政治体制、制度、法律、文化背景。然而,我国的公司治理应该具有什么特点(更接近哪一种模式)?如何实现这种模式?从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实践中我国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等等。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都需要理论界尽快给予明确的回答。

  2.公司治理内部、外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强化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一环。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在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引入机构投资者和(或)战略投资者、规范信息披露制度等做法,是公司治理机制不断规范的标志。然而,企业的成功不仅需要合理的制度安排,还需要用得到市场的认可:投资者对企业经营运作有没有信心,消费者对企业提供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信赖度有多高。企业的高效运转也需要得到企业组织内成员的认可,例如,管理层和员工对企业发展的忠诚和努力。所以,公司治理理论必须解决:什么样的公司治理机制才能平衡“内部人”和“外部人”、弱者和强者以及公与私的利益?构建这些治理机制的原则是什么?判断一个公司治理机制完善与否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3.利益相关者理论应逻辑更清晰、更具操作性

  正如前文所言,如何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公司进行公司治理,是发达国家面临的一个难题。我国在引入这一理论时也应该注意该理论的一些内在缺陷。因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一个演进中的理论,无论是其逻辑性,还是系统性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到底哪些经济主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是那些在企业押了“赌注”(stake)的人或团体(股东、雇员、债权人、消费者和供货商五大群体)?还是那些所有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如竞争对手、恐怖分子,甚至未出生的下一代以及不知名的动植物?企业如何能既兼顾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又不偏离生产经营性经济主体的本质特征?企业管理层怎样才能知道各个利益相关者已经满意?管理者能够在利益冲突的格局中,找到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案吗?等等。所以,尽管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要把这种理论意义变为实践意义,恐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利益相关者理论需要在逻辑上与企业运行有更好的一致性,并能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