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内部审计 >> 内审管理 >> 论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中的风险管理

论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中的风险管理

2012-01-09 08:45:26 来源:中国总会计师 浏览:559
  当前,内部审计在施工企业中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施工企业风险识别、评估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风险应对措施
  近几年,建筑市场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即施工企业众多,建设项目相对较少,导致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施工企业以低价中标的项目较多,业主对施工单位要求越来越苛刻,往往将王程项目的风险转嫁给施工企业,而施工企业为了中标,不得不做出让步,项目风险大大增加,再加上工程项目投资大、生产周期长。不可预见因素多,导致工程项目面临诸多风险,项目风险管理必须引起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针对加强风险管理的需要,内部审计在施工企业中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根据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应对三个方面,因而内部审计所要进行的风险管理审计就是对这二方面的再检查。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总目标是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按照组织风险管理方针和策略的部署,以风险管理目标为标准,审核被审计部门在风险识别、评价和应对等方面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损失可能发生之前作出最有效的安排,使损失发生后所需的资源与保持有效经营所必要的资源能够达成适度平衡,帮助组织实现预期目标。
  
  一、施工企业的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对风险的识別 风险识别就是对施工企业所面临的潜在的各类内外部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风险进行定性研究,施工企业风险管理中,风险识别可通过以下两个步骤来判断。
  1 收集资料,资料和数据能否掌握,是否完整都会影响项目风险损失的大小,能帮助识别风险的具体因素有下列几个方面:
  (1)项目合同书,项目合同签订后,合同中要求的内容涉及到多种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会遇到的风险,例如,项目施工中明确了对原料,工艺和设备、技术等的要求,要识别项目风险,可从识别合同内容涉及到的多种不确定性入手,而合同书中的主要内容则为此提供了大量信息。
  (2)项目的前提、假设和制约因素,项目的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或其他文件一般都是在若干假设、前提和预测的基础上做出的,这些前提和假设在项目实施期间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因此,项目的前提和假设之中隐藏着风险。
  任何一个项目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受到许多内外因素的制约。其中法律、法规和规章等因素都是项目活动主体无法回避的。例如,对于某个铁路三电项目,政府规划部门规定了铁路线路,要求施工时不得破坏沿线自然环境、雨季不能施工等等。这些都是项目的制约因素,都不是项目管理者所能控制的,其中也隐藏着风险。
  (3)可与本项目类比的先例。以前做过的,同本项目类似的项目及其经验教训对于识别项目的风险非常有效,甚至以前项目的财务资料,如费用估算、会计账目等都有助于识别本项目的风险,
  2 根据资料分析判断施工企业目前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项目合同管理风险。合同是平等经济主体之间的协议,但企业往往没有严格执行合同签订的运作模式,造成合同管理风险。
  (2)企业信用风险。有些施工企业由于债权较高,前期实现的利润不能形成现金流,呈现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情况,不少企业利用银行贷款补充流动资金,造成资产负债率逐年增加,企业信用评价指数降低,给企业带来信用风险。
  (3)项目财务风险。工程项目会遇到的财务风险很多,主要有资金风险和税收风险,资金风险主要指有些项目资金不足。这样就加大了施工企业货币资金的垫付量,再加上企业资本经营需要的资金,财务费用支出额度较大,施工设备的大额购置支出,加大了施工企业的资金风险。
  (4]项目施工管理风险。施工管理风险是和企业的管理流程,管理水平、管理机制息息相关的,是施工企业能自身控制的主要风险。
  (5)项目垫资风险。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通常面临承接工程就要垫资,不承接工程就没活干的两难局面,固定成本支出承接垫资工程,可能遇到工程完工却无法收回垫付资金的风险。
  (6)拖欠工程款风险。建设方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履行合同,拖欠大额工程款,往往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二、施工企业的风险评估
  
  在风险识别和初步分类之后,下一步就要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主要是应用各种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找出主要的风险源,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最终定量估计风险大小。
  1 定量方法是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用具有实际意义的数量描述,如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用概率来表示,对目标影响程度用损失金额来表0示,即运用数量方法评估并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具体评估时,可根据项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定量方法来分析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的成因、风险造成的损失或带来的机会等变量在未来变化的概率分布来确定风险的高低。
  2 定性方法是直接用文字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的影响程度,如“极低”、“低”、“中等”、“高”、“极高”等,即运用定性术语评估并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调查了解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了解被审计单位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并做出记录,描述,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评估控制风险。初步评价实际上就是评价施工企业会计与内部控制,防止或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的过程。
  通常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将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部分或全部认定的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1)企业内部控制失效:(2)难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评价:(3)不打算进行符合性测试。
  对某项会计财务报表认定而言,如果同时出现以下情况,则不应评价其控制风险处于高水平:(1)相关内部控制可能防止,发现、纠正重大错弊;(2)拟进行符合性测试。
  内审人员要先行评价活动的风险,并在实际过程中不断地根据获得的新情况修正最初的评价。即将评价贯穿于企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以确保企业经营者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将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降至最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三、施工企业的风险应对
  
  内部审计在识别风险并进行相应风险评估后,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构并结合管理者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采取应对措施,风险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风险回避,指采取措施避免可产生风险的活动。如在签订合同时,要善于利用合同中的条款限制回避风险,切忌盲目接受业主的某种免责条款,达到风险在双方的合理分配。合同审计是内部审计源头的把关之举,签约前进行程序性评审和合同文本评审以保证合同的合法与合规:对合同条款项目审查,对合同执行进行可行性研究,尤其是敏感问题如工程款句题、材料付款问题,需经过仔细商榷,杜绝合同管理失误的经济责任。
  2 风险降低:指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组织可接受的范围内。如垫资合同,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合同中的规定检查分析施工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详细研究合同中的回款要约说明,看合同的签订是否经过民主决策,有无程序不当造成的风险,以确保垫资工程款的顺利回收。
  3 风险转移:指通过转嫁风险或与他人共担风险,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管理者的可容忍范围之内。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任务后,及时与材料供应商签定材料采购合同,可以有效地防止材料涨价给施王企业带来损失;工程款回收和付款约定,可以在与材料商在合同管理上落实招投标,合理转嫁资金风险,在所有劳务用工和材料采购付款条件中都写明业主付款后,再按业主付款比例付款,风险共担,降低资金风险和管理风险。
  4 风险接受:指由于风险已在组织可接受的范围内因而下采取任何措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可能没有风险,在合理的程度内承担风险是必要的,如向银行贷款融通资金,并有能力在规定的还款期及时归还,这在企业可承担风险能力的范围之内,可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
  总之,风险管理是企业避免失败、赢得成功的重要手段,同任何经济活动一样,项目风险和项目利润总是并存的,既没有完全脱离风险的利润,也没有毫无利润的纯风险,施工企业应协调好与社会,市场,环境等各方面的关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在各个层面构筑起风险防御体系,以确保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做优做强。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