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产业经济 >> 有色金属 >> 超日债违约引铜融资套利终结担忧 全球铜价恶性循环开始

超日债违约引铜融资套利终结担忧 全球铜价恶性循环开始

2014-03-13 12:48:17 来源:风控网 浏览:106

周一跌停的沪铜,昨日开盘后再度触及跌停,最终大跌超过3%。而原来期盼沪铜能有所反弹而死扛的贸易商彻底失望———昨日沪铜收盘后,伦铜价格仍持续下跌,截至南都记者发稿,下跌幅度超过100美元。

盛达期货珠海营业部负责人谷满仓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轮铜价下跌中国因素影响较大。不少分析认为,导致铜价下跌的因素除了国内市场需求低迷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上周超日债违约直接影响了资金链的心理预期造成恐慌。“铜融资这种套利行为或有可能结束,起码短期进行的风险非常大。”一位铜贸易商告诉南都记者。一位从事铜贸易的业内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铜价的下跌将引发一系列的恶性循环———铜成为负回报的融资资产,贸易商将进一步抛售现货,进一步打压铜价市场。

铜价寻底,贸易商死扛

“今天不报价,先扛一扛。”铜价持续多天的下跌令做铜贸易生意的王先生直言自己,“心情不好。”他告诉自己,此前已经抛售了一部分铜价,进行止损,但昨天他判断,经过连续多天的暴跌,铜价应该有所企稳反弹。

不过,很快他对铜价反弹的希望便宣布破灭———昨日下午,沪铜收盘后,开盘的外盘持续暴跌,伦铜开盘至截稿前已经暴跌了近100美元。“这意味着铜价已经破位,将进一步寻底。”盛达期货珠海营业部负责人谷满仓对南都记者表示,在本轮大宗商品的下跌中,中国因素对于国际铜价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一点在铜品种尤其明显。其指出,铜价本来一直由国际引领,但这一次,中国因素将引领全球铜价,原因在于过去一段时间国内挤压的融资铜由于信贷市场预期发生变化,将释放出来。谷满仓预言,“铜价的下跌或许才刚刚开始。”

安信期货分析师佟玲也认为,铜需求预期向空,目前下方支撑45000已破,技术上下方无支撑,将继续寻底。

不过,对于贸易商死扛的行为,在采访中,不少分析人士认为难以持续。而上述接受采访的王先生也透露,其死扛的原因也是在等待反弹后抛出。“基本上大家都是看空的。”王先生表示,目前对于后市贸易商普遍悲观。

铜是影子利率套利主要工具

事实上,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波抛盘,南都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在此轮下跌中,抛盘的很大压力还来自于融资铜涌入市场。

据悉,大宗商品的融资贸易,是贸易企业利用银行对国内企业的授信,变相地把授信套为现金。而铜作为金属属性较强的大宗商品品种是最为常见的融资品种。

据悉,根据海关报告,今年1~2月,我国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量为91.5万吨,同比大增41.2%。而根据麦格理报告,截至2月末国内保税区铜库存为75万吨,较年初大增约25万吨。有期货研报指出,融资铜占比在30%~40%。

“铜融资在去年中消肿后,去年底需求有激增。”近日,一位股份银行二级分行行长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曾透露,融资铜的需求在去年国内资金价格较为紧张的情况下需求旺盛。

南都记者获悉,目前铜融资模式已经从简单的“信用证+抵押”模式向高风险的“信用证+重复抵押”模式转化。在信用证的有效期间内,企业可以通过重复循环的方式,如6个月期限的信用证,可重复进行10~30次的铜融资,获得银行资金,而相较于目前企业融资8%以上的贷款成本,信用证融资的成本只有3%。

对此,高盛曾发表研报认为,过去几年在融资铜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影子利率套利工具,可能已经产生了数以千亿元计的金融杠杆,甚至可能更多。

超日债引发铜融资连锁反应

谷满仓表示,事实上,通过信用证从银行获得铜融资的过程,企业需要承担的风险包括铜价变化以及汇率变化,贸易企业可以一家公司扮演多种角色进行虚假贸易,以此获得融资。

不过,对于从事铜融资的企业而言,目前的环境发生非常大变化。“一吨铜刚签完合约就掉了100美元,谁敢做。”昨日,一位铜贸易商对南都记者表示,这意味需要承担的差价风险变大,铜的资产价值在此期间面临价值不断缩水,此外,人民币加速贬值,也将令贸易商承担更多的汇率风险,铜从一种正回报的套利资产,变成了负回报的套利资产。“不仅不敢做,现在手头上压货压太多的都想抛。”上述贸易商认为,目前银行对于信用证的开立也更加谨慎,而这将进一步加剧贸易商手中流动性紧张。

对此,谷满仓认为,贸易商为了缓解压力,必将对市场抛出融资铜,在当前需求较为低迷的情况下,进一步导致铜价价格下跌,从而进一步降低铜作为信贷抵押品的价值,导致信贷环境进一步收紧,形成恶性循环。而对于当前市场情况,他认为,主要是市场对于政策面的预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超日债违约,令市场对于政策方向进行了新的评估,这次违约显示监管治理过剩产能和调整金融秩序的决心,市场普遍认为,超日债已开始影响到中国大宗商品抵押融资格局。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