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产业经济 >> 有色金属 >> 铅蓄电池大佬陷商业纠纷 折射行业困局

铅蓄电池大佬陷商业纠纷 折射行业困局

2014-06-26 14:20:37 来源:风控网 浏览:101

针对与下游加工企业之间的商业纠纷,国内最大的电动车动力电池供货商天能集团发布声明称,天能集团现有代加工企业25家,生产状况稳定。截至目前,仅长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长能公司)一家加工企业未就合同完善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其他所有代加工企业均签订完毕。

而长能公司便是此前与天能公司发生合同纠纷的代加工企业。

合约之变

浙江长兴是知名的蓄电池[有色商机:汽车蓄电池]生产之乡,被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国内80%市场供应量来自于此。

在长兴,相关企业的产业结盟十年前就已经开始,而此举也为当地培育了一条相对稳定的蓄电池供应链生态,慢慢辐射到江西、江苏,乃至全国范围。

而天能集团和当地另外一位电池巨头超威公司两家企业占据了全国70%的市场。长兴当地不少蓄电池企业分别为天能和超威做代加工。

长能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天能集团与长能公司的合同始于2012年。当时,长能公司原本打算与超威合作代加工,但由于天能集团承诺提供原材料极板,因而最终选择了为天能代加工电池。

合同约定天能集团会在每个月的25号前以正式生产订单传真的方式通知长能公司下一个月的生产任务,而长能公司应在收悉后24小时内确认回传。

此后双方的合作还算愉快。

从今年年初开始,天能集团开始对内部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代加工业务的调整也是其中一部分。双方的矛盾开始爆发。4月份,天能集团主管代加工企业事务的杨建芬开始着手调整与代加工企业之间的合同。当天能集团与长能公司就新合同事宜进行协商时,后者不愿意在新合同上签字。

另一家代加工企业、长兴超越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志勇介绍称,此次天能集团更改合同,主要涉及两个核心点。一个是新合同中明确规定天能集团将不为代加工企业提供极板(主要原料,占成本的70%左右)。另一个核心点则是将由代加工企业负责的质保期由原来的8个月,延长至15个月。

而杨建芬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天能与其代加工企业的《委托代加工合同》内容确实发生了变更,将合同内容统一化,其一是公司没有为代工企业提供电池极板的业务;其二则是延长电池的质保期。

杨建芬说,本次合同修改后,在原来的基础上,天能集团方面同步增加了加工费。目前加工的两款型号的电池为12安和20安,前者原合同加工费是23.5元/只,新合同增加为26元。后者由32元增加至34.5元。

新合同中不再给代加工企业提供极板——蓄电池重要原料,这让长能公司不能接受。

周志勇表示,鉴于双方签订的《委托加工合同》仍然有效,要求继续执行原合同,而关于电池售后质量问题,长能公司同意在恢复履行合同后在原合同的基准上,协商具体解决方案。

行业之困

这场行业危机发生在蓄电池行业领域,这个被外埠看来因为将来电动汽车的出场而充满潜力的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时代的阵痛。

实际上,这场商业纠纷与目前的蓄电池行业状况有关,“产能过剩,市场由原来不愁吃,变为现在的吃不饱。”当地蓄电池行业人士认为。

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了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其中包括铅蓄电池2000万千伏安时的产能。7月1日,《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实施,这个文件在选址、设备自动化、环保等方面设定大量门槛,意在淘汰落后产能,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业的整治行动,使铅蓄电池企业数量明显下降。

然而,企业数量的减少并未明显改变产能过剩的现状,一些在整治行动中得以保留的企业甚至开始逆势扩张。

铅酸蓄电池主要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领域。今年下游需求并不好,加上产能进一步增加,所以铅酸电池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从今年4月份开始,为拉动销售,几个大品牌陆续降价,随后大量中小企业被卷入其中,原有的价格体系被打破。到今年6月份,电池的价格比年初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以48伏12安时电池为例,一线品牌约每组410元,二线品牌为350元到380元之间,三线品牌约为340元。而年初一线品牌可以卖到约460元,二三线品牌也可以卖到近400元每组,目前的价格下降了10%以上。

天能动力和超威动力的年报也显示净利润下滑。

据天能动力2013年财报数据显示,毛利率下降8.5个百分点至10.3%。天能集团称,尽管原材料价格有所下跌,但毛利率仍有较大跌幅,由于主要铅动力电池的均销售单价下降约7.0%至每个约97.1元。同时,外包加工增加,导致单位成本上升,对毛利率造成下降压力。

而超威动力2013年年报显示,2013年毛利率约为13.5%(2012年为19.8%),主要是由于行业价格竞争,导致给予客户返利上升所致。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
铅蓄电池大佬陷商业纠纷 折射行业困局
,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产业经济 >> 有色金属 >> 铅蓄电池大佬陷商业纠纷 折射行业困局

铅蓄电池大佬陷商业纠纷 折射行业困局

2014-06-26 14:20:37 来源:风控网 浏览:115

针对与下游加工企业之间的商业纠纷,国内最大的电动车动力电池供货商天能集团发布声明称,天能集团现有代加工企业25家,生产状况稳定。截至目前,仅长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长能公司)一家加工企业未就合同完善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其他所有代加工企业均签订完毕。

而长能公司便是此前与天能公司发生合同纠纷的代加工企业。

合约之变

浙江长兴是知名的蓄电池[有色商机:汽车蓄电池]生产之乡,被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国内80%市场供应量来自于此。

在长兴,相关企业的产业结盟十年前就已经开始,而此举也为当地培育了一条相对稳定的蓄电池供应链生态,慢慢辐射到江西、江苏,乃至全国范围。

而天能集团和当地另外一位电池巨头超威公司两家企业占据了全国70%的市场。长兴当地不少蓄电池企业分别为天能和超威做代加工。

长能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天能集团与长能公司的合同始于2012年。当时,长能公司原本打算与超威合作代加工,但由于天能集团承诺提供原材料极板,因而最终选择了为天能代加工电池。

合同约定天能集团会在每个月的25号前以正式生产订单传真的方式通知长能公司下一个月的生产任务,而长能公司应在收悉后24小时内确认回传。

此后双方的合作还算愉快。

从今年年初开始,天能集团开始对内部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代加工业务的调整也是其中一部分。双方的矛盾开始爆发。4月份,天能集团主管代加工企业事务的杨建芬开始着手调整与代加工企业之间的合同。当天能集团与长能公司就新合同事宜进行协商时,后者不愿意在新合同上签字。

另一家代加工企业、长兴超越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志勇介绍称,此次天能集团更改合同,主要涉及两个核心点。一个是新合同中明确规定天能集团将不为代加工企业提供极板(主要原料,占成本的70%左右)。另一个核心点则是将由代加工企业负责的质保期由原来的8个月,延长至15个月。

而杨建芬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天能与其代加工企业的《委托代加工合同》内容确实发生了变更,将合同内容统一化,其一是公司没有为代工企业提供电池极板的业务;其二则是延长电池的质保期。

杨建芬说,本次合同修改后,在原来的基础上,天能集团方面同步增加了加工费。目前加工的两款型号的电池为12安和20安,前者原合同加工费是23.5元/只,新合同增加为26元。后者由32元增加至34.5元。

新合同中不再给代加工企业提供极板——蓄电池重要原料,这让长能公司不能接受。

周志勇表示,鉴于双方签订的《委托加工合同》仍然有效,要求继续执行原合同,而关于电池售后质量问题,长能公司同意在恢复履行合同后在原合同的基准上,协商具体解决方案。

行业之困

这场行业危机发生在蓄电池行业领域,这个被外埠看来因为将来电动汽车的出场而充满潜力的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时代的阵痛。

实际上,这场商业纠纷与目前的蓄电池行业状况有关,“产能过剩,市场由原来不愁吃,变为现在的吃不饱。”当地蓄电池行业人士认为。

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了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其中包括铅蓄电池2000万千伏安时的产能。7月1日,《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实施,这个文件在选址、设备自动化、环保等方面设定大量门槛,意在淘汰落后产能,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业的整治行动,使铅蓄电池企业数量明显下降。

然而,企业数量的减少并未明显改变产能过剩的现状,一些在整治行动中得以保留的企业甚至开始逆势扩张。

铅酸蓄电池主要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领域。今年下游需求并不好,加上产能进一步增加,所以铅酸电池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从今年4月份开始,为拉动销售,几个大品牌陆续降价,随后大量中小企业被卷入其中,原有的价格体系被打破。到今年6月份,电池的价格比年初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以48伏12安时电池为例,一线品牌约每组410元,二线品牌为350元到380元之间,三线品牌约为340元。而年初一线品牌可以卖到约460元,二三线品牌也可以卖到近400元每组,目前的价格下降了10%以上。

天能动力和超威动力的年报也显示净利润下滑。

据天能动力2013年财报数据显示,毛利率下降8.5个百分点至10.3%。天能集团称,尽管原材料价格有所下跌,但毛利率仍有较大跌幅,由于主要铅动力电池的均销售单价下降约7.0%至每个约97.1元。同时,外包加工增加,导致单位成本上升,对毛利率造成下降压力。

而超威动力2013年年报显示,2013年毛利率约为13.5%(2012年为19.8%),主要是由于行业价格竞争,导致给予客户返利上升所致。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