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内部审计 >> 专项审计 >> 效益审计的创新和发展

效益审计的创新和发展

2014-02-19 10:48:47 来源:风控网 浏览:212

  国家审计机关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次转轨变革。效益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审计类型提上了工作日程,并真正成为审计机关全面实践和探索新的业务领域。积极探索效益审计,必将把审计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产生重要的作用。

  站在时代高度,充分认识效益审计的发展趋势 国家审计机关是国家经济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工作总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效益审计正是顺应形势,实现审计工作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效益审计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审计署五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效益审计是审计工作水平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审计的主流”。这为今后审计工作的发展构建了基本框架。审计领域不断拓展,审计环境正发生着重大变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要求政府使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审计监督由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向检查内部控制和经济效益延伸是形势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审计工作不仅在查处违纪违规方面履行好职责,还要在促进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效益审计是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人民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在农村,村民要求参与自治,实行村务、财务大公开;在企业,职工以职工代表大会的形式,直接参预企业经济管理;在城市,人民群众不仅注视政府投资为民办了多少实事,更关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这就要求审计机关要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强化对权力制约与监督的高度,推行效益审计,更充分地发挥监督职能,依法加强对权力在经济活动中的监督,进一步加大对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的检查力度。

  我国审计机关自身建设的加强为开展效益审计提供了人力技术支持。从审计机关创建到走向发展的20年里,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以国家审计机关为主体的审计体系;审计领域不断拓展深化;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人员知识储备、专业人员结构趋向合理;审计物质条件显著改善,审计手段不断创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提高了行政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这些条件的形成,为开展效益审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效益审计应做好的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实现审计工作重心的转移。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管理企业的方式明显改变,政府审计也要转变工作角度。当前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深入发展,不断提出了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审计的要求,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专项资金的审计,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都要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做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的检查和评价。因此,审计工作的重点,从以企业审计为主转到执行财政预算政府部门审计上来,从审计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和真实性为基础转到效益审计上来,事在必行。

  二是要注重研究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目前,效益审计的内容没有明显界定,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领域审计的内容不尽相同。但从总体上看,审计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表明了效益审计的内涵和内容。财政效益审计的内容,应以财政资金管理、财政资金制度、财政资金监管为重点,审计分析财政资金调控和管理的有效性,预算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允性,重大建设项目投资、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有无资金损失和浪费。审计机关要研究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为开展效益审计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三是探讨效益审计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效益审计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实现评价的科学性,依赖于诸多因素和条件。在尚未建立科学、规范的效益审计评价体系的情况下,需要审计人员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积极探索。在评价的内容上,要根据具体审计项目,确定评价内容。如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及效益评价,在把握财政财务收支合法性、真实性基础上,可重点从经济管理效益、经济发展效益、经济可持续发展效益、经济领域内的廉政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从而界定经济责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评价的技术标准上,要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渗透效益审计评价的内容;以国家审计准则为基础,创新效益审计评价的程序、方法。审计范围和评价内容的一致性要作为任何一项审计中应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则。不仅没有审计的不要妄加评价,即使审计过因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法规不明的问题也不能轻易评价,以防止审计风险。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
效益审计的创新和发展
,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内部审计 >> 专项审计 >> 效益审计的创新和发展

效益审计的创新和发展

2014-02-19 10:48:47 来源:风控网 浏览:219

  国家审计机关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次转轨变革。效益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审计类型提上了工作日程,并真正成为审计机关全面实践和探索新的业务领域。积极探索效益审计,必将把审计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产生重要的作用。

  站在时代高度,充分认识效益审计的发展趋势 国家审计机关是国家经济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工作总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效益审计正是顺应形势,实现审计工作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效益审计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审计署五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效益审计是审计工作水平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审计的主流”。这为今后审计工作的发展构建了基本框架。审计领域不断拓展,审计环境正发生着重大变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要求政府使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审计监督由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向检查内部控制和经济效益延伸是形势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审计工作不仅在查处违纪违规方面履行好职责,还要在促进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效益审计是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人民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在农村,村民要求参与自治,实行村务、财务大公开;在企业,职工以职工代表大会的形式,直接参预企业经济管理;在城市,人民群众不仅注视政府投资为民办了多少实事,更关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这就要求审计机关要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强化对权力制约与监督的高度,推行效益审计,更充分地发挥监督职能,依法加强对权力在经济活动中的监督,进一步加大对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的检查力度。

  我国审计机关自身建设的加强为开展效益审计提供了人力技术支持。从审计机关创建到走向发展的20年里,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以国家审计机关为主体的审计体系;审计领域不断拓展深化;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人员知识储备、专业人员结构趋向合理;审计物质条件显著改善,审计手段不断创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提高了行政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这些条件的形成,为开展效益审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效益审计应做好的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实现审计工作重心的转移。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管理企业的方式明显改变,政府审计也要转变工作角度。当前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深入发展,不断提出了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审计的要求,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专项资金的审计,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都要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做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的检查和评价。因此,审计工作的重点,从以企业审计为主转到执行财政预算政府部门审计上来,从审计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和真实性为基础转到效益审计上来,事在必行。

  二是要注重研究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目前,效益审计的内容没有明显界定,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领域审计的内容不尽相同。但从总体上看,审计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表明了效益审计的内涵和内容。财政效益审计的内容,应以财政资金管理、财政资金制度、财政资金监管为重点,审计分析财政资金调控和管理的有效性,预算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允性,重大建设项目投资、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有无资金损失和浪费。审计机关要研究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为开展效益审计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三是探讨效益审计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效益审计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实现评价的科学性,依赖于诸多因素和条件。在尚未建立科学、规范的效益审计评价体系的情况下,需要审计人员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积极探索。在评价的内容上,要根据具体审计项目,确定评价内容。如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及效益评价,在把握财政财务收支合法性、真实性基础上,可重点从经济管理效益、经济发展效益、经济可持续发展效益、经济领域内的廉政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从而界定经济责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评价的技术标准上,要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渗透效益审计评价的内容;以国家审计准则为基础,创新效益审计评价的程序、方法。审计范围和评价内容的一致性要作为任何一项审计中应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则。不仅没有审计的不要妄加评价,即使审计过因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法规不明的问题也不能轻易评价,以防止审计风险。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