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危机管理 >> 危机处理 >> 政府门户网站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地位与作用

政府门户网站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地位与作用

2014-02-27 17:51:43 来源:风控网 浏览:223

   一、网络时代的公共危机件与政府危机管理

  互联网因其传播速度快捷性、信息内容海量性、文化观点多元性等特点‘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重要舆论渠道, 已经渗入到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日渐深入地改变着信息传播方式和政治生态环境。尤其是在事关公共利益或公共价值方面, 互联网一直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深入的视线引导着舆论热点引发、扩大或化解公共危机的案例屡见不鲜。

  中国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网民群体, 但仍没有进化到真正的网络公民社会而互联网自媒体的特性给网民勃发的激情提供了参与和发出自己声音的可能, 于是一些在传统传播渠道和言论环境下原本可以控制的事件, 因互联网的传播, 引爆舆论热点从而引发、扩大公共危机事态, 加剧了公共危机管理难度。

  (一)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面对网络时代的多维挑战

  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并行、传统与现代及后现代主义并存、不和谐因素活跃、社会矛盾多发的时期, 也是各类公共危机的易发期。环境污染、社会分化、贫富差距、公权腐败、群众维权等客观因素的存在都有可能诱发公共危机事件。一些自然灾害也可能因为自然原因和人类社会自身原因交互作用,而成为危害巨大的公共危机事件。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之下, 为应对互联网触发或者扩大的公共危机传统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呈现出非常苍白的一面。

  1.在观念上, 对网络认识不足、认识错误或认识焦虑, 缺乏明晰的应对措施

  部分领导干部对待网络的态度以及参与网络互动的情况与民众的期待不相适应有些领导干部甚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网络焦虑”情绪, 主要表现为被网络世界边缘化的危机感焦虑, 面对网络上的批评和指责的委屈感焦虑, 遇到突发性事件特别是重大公共危机管理事件时的危机感焦虑。尤其在发生公共危机的时候领导干部在面对“行政问责风暴”的同时还要面对民众铺天盖地的“网络问责风暴”, 进一步加重领导干部的焦虑情绪。而一旦网络舆论风暴爆发一些地方又不能正确对待并妥当处理网络舆论, 施以“封、堵、压、谎” 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容易加深政民之间的隔阂, 加剧政府危机管理的难度。

  2.在体制上传统应急管理体制在应对自然灾害等公共危机有效有力, 而在应对网络公共危机管理时却显苍白

  社会性公共危机管理的诱因复杂、涉及面广传统应急管理模式往往是保守式、关门式决策只注重应对现实问题忽视、缺乏舆论引导尤其是网络舆论和信息公开与社会性公共危机管理的生成、发酵和消解在机制上不相适应。而无论是面临自然性灾害或是社会性公共危机舆论引导及信息公开都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如果对此处置不当则容易引发社会潜在矛盾的连锁反应进而成为政府危机、社会危机。例如汶川地震发生后前期舆论引导工作做得不够到位短期内网上各种谣言四起面对网上流传广泛的各种地震预测不到位的原因, 政府相关部门也没有给出很好的解释造成很多人对专家和政府部门的质疑和不信任。

  3.在载体上, 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尚缺乏与网络媒体相匹配的应急管理网络平台


  目前各级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已经建立了大量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并作为决策系统的组成而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缺乏一个面向公众的应急管理和舆论管理机制尤其是没有建立起与网络媒体相匹配的反应、互动、决策机制。虽然在现有网络管理体制下能够总体保证舆论的方向正确但是基于互联网的自媒体特性, 公民话语空间延伸网络舆论不断影响着社会公共事件的进程特别是在公共危机事件中, 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性、社会性、扩散性、危害性从根本上吸引着公众注意力使得政府在运作体制内有必要建立专门的网络应急管理监测、对话与传播载体。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