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风险研究 >> 目标与框架 >> 浅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浅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2014-02-26 10:37:35 来源:风控网 浏览:288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

  (一)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

  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来看,商业银行风险主要表现在不良资产比例仍然较高,由于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十分复杂,而银行稀释和消化不良贷款的能力目前还比较弱。当前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一些银行对过度投资、重复建设盲目贷款,如果不切实加以解决,可能产生大量的新增不良贷款。减少新增不良资产,加大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化解银行风险任务艰巨。

  资本充足率离巴塞尔协议规定(8%)还有一定差距,距国际先进银行(30%)有很大距离,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低,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和人均利润率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金融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金融案件时有发生,有的触目惊心,而金融企业的防范机制和内部管理水平却跟不上。一些银行急于扩张业务和抢占市场份额,往往忽略风险和成本,不能正确处理业务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致使一些新的金融业务往往是金融犯罪分子窥视的焦点。银行风险出现新转化:信贷资金被大量用于财政性支出,财政风险向银行风险转化;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等贷款周期长、规模大、增长快,信贷的分散风险向集中风险转化;有些地方因资金链条断裂而形成房地产贷款巨大风险,抵债资产逐年增加,虚假按揭、重复抵押骗取银行贷款,信贷的即期风险向其他资产的远期风险转化。

  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实质是金融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现代金融制度,没有真正摆脱行政机构色彩,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经营机制还没有根本转换,内部控制薄弱,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

  (二)建立商业银行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围绕"改革、发展、管理、稳定"这个主题不断推进股份制改革的步伐,从财务重组、发行次级债、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行人力资源改革到流程整合,一步一步彰显出改革的总体思路。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重塑的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正在逐步显现出生机与活力。

  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设好两个机制:一是良好的业务发展机制,发展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等各项业务,扩大盈利来源;二是良好公司治理机制指导下的长效风险管理机制。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努力打造适应股份制改革需要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1)符合股东价值的风险偏好:

  银行的风险偏好由董事会来确定,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概括为"理性、稳健、审慎"。理性,就是要理性处理好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一家银行的发展一定要做到"独立审贷、自主经营",要根据自身的经营战略,按照股东的要求,对经营环境包括宏观经济进行深刻分析、准确判断,用独立的眼光审视业务发展,并作出如何发展的决策;稳健,就是组织架构要稳健、政策指引要稳健、资产组合要稳健、清晰。审慎,就是对每一笔贷款的决策要审慎,既要敢于承担风险,又要让预期收益能够覆盖未来风险。

  (2)明晰科学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

  偏好决定战略,风险管理战略既要置于银行发展战略之下,又要考虑股东偏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就是要坚持全面的风险管理,在这个战略中,全面是核心,全员和全程是保障,全球是表现,全新和全额是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全面、全员和全程三个方面。

  (3)垂直化、扁平化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在新的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面临着不断调整的过程。调整过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扁平化,逻辑集中,条线管理、兼顾SBU,最后走向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四个阶段的调整目标是对国际活跃银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同业改革经验的总结,代表未来风险管理发展的方向。

  (4)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对于基层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状况控制力较为薄弱,一方面要依赖信息技术建立整个银行共享的风险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另一方面要建立多层次的风险预警体系,既要关注整个宏观经济的变化,又要了解行业经济的波动;既要审慎对待地区风险,又要防范客户自身和授信产品存在的风险,实现五个层次的预警,即整个经济走势的预警、行业风险指数的预警、品种风险指数的预警、地区风险指数的预警和客户风险指数的预警。

  (5)强有力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国际活跃银行的实践证明,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国有商业银行能否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一个重大的障碍就在于目前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尚不能实时提供全口径、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为此,就需要在风险管理的理论、方法、信息整理和模型上向国际活跃银行靠近,可以通过引进人才、加大研究力度和外包方式等迅速攻关,发挥后发优势。

  (6)反映风险成本的绩效考核体系:

  国有商业银行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科学风险观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资本约束风险加权资产规模的扩张,建立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考核体系。通过加强资本管理,突出效益和质量,防止片面追求规模扩张。要建立反映风险成本的绩效考核体系,真实测量业务部门和分行的经营效益。

  2、以人为本才能做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的实践经验证明,建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必须坚持机制和人的互动,以人为核心,概括起来就是:"风险管理以人为本,风险管理与人为善,风险管理人人有责,风险管理事在人为"。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事业兴衰成败在人,"风险管理以人为本"的内涵在于银行内部要建立起对风险管理人员价值尊重的氛围,使各级风险管理人员在物质上建立起强烈的价值归属感,在精神上建立起崇高的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筑造起防范道德风险的藩篱。首先,风险管理的主体要以人为本,即通过选拔培养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努力锻造一支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的风险管理队伍;其次,风险管理的对象也要以人为本,即银行要控制的是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所有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而所有这些风险里造成损失程度最严重、最难控制的就是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

  "风险管理与人为善"意即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基层行的目标一致,只是由于分工不同,观察问题的侧重点才有所不同。在日常工作中,风险管理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改进服务;既要有独立性,又要讲开放性,要主动保持与其他机构和基层行的沟通、协调。风险管理要加强调研,主动了解其在业务拓展和执行风险管理政策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倾听意见和建议。要合理吸收业务部门有价值的建议,主动改进风险管理政策、制度、方法。

  "风险管理人人有责"不仅是银行经营的价值准则,也是一种全体员工的思维方式。这种认同感只有与风险管理体系和政策制度相结合才能塑造出银行经营的奇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绝不仅仅是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人员的事情,风险管理人人有责,无论是董事会还是管理层,无论是风险管理部门还是业务发展部门和业务操作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都要具备风险意识,人人都要关心风险、把握风险,人人都有责任去控制风险。

  "风险管理事在人为"表现为银行全体员工防范风险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事在人为"是"人人有责"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是全员风险管理文化的核心。在监管要求越来越严、市场情况越来越复杂、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业务发展需求和金融创新越来越多的时候,对于风险管理的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要求更加迫切。只有风险管理敢于创新,才能在风险管理方法创新上不断满足业务部门和客户对风险管理的需求。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