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案例分析 >> 危机管理 >> 跨国公司的中国危机管理

跨国公司的中国危机管理

2014-04-24 14:24:47 来源:风控网 浏览:223

  四:中国危机管理:5S模型

  为了尽可能避免各种危机的发生,并且在危机发生时,将危害降到最低点,跨国公司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危机管理的措施。

  笔者将危机管理的一般原则归纳为5S模型,即Study(善于学习)、Standby(时刻准备)、Speed(反应迅速)、Sincere(态度诚恳)和Search(危中寻机)。其中,认真学习和时刻准备属于事前防范;反应迅速、态度诚恳和危中寻机属于事后弥补。

  五:危机前防范

  1、善于学习(Study)

  防范,是跨国公司危机管理的关键;学习,则是防范危机的重点。只有从过去到现在、从南方到北方、从宏观到微观,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国这个特殊市场的显规则和潜规则,跨国公司才有可能摆脱危机的烦扰,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要全面了解中国的宏观环境。

  满足于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和技术等宏观环境的一知半解,是危险的。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其次,要仔细研究中国的行业标准。

  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不但要在一般情况下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监控,还要对中国的各种标准有充分把握。对于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不符合的情况,跨过公司一方面要采取政府公关,敦促中国立法机关对与国际标准有较大出入的标准,作适当的修改,以使本企业的产品能顺利通过质量检查;倘若此路不通,则唯有在生产的过程中,控制某些元素的含量,以适应中国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达能依云“细菌门”式的危机。

  再次,要注意把握中国消费者心理。

  对转型市场中的消费者心理的准确把握,是跨国公司少犯错误的重要前提。如上文所述,丰田霸道的广告涉嫌侮辱中国消费者的民族感情。凭心而论,单从广告创意来看,广告具有较强的震撼力,但这样的震撼力却大大超出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引起轩然大波,以致丰田最后不得不向中国消费者道歉。试想丰田若能事先细致评估消费者对广告的心理感受,恐怕就不会有如此狼狈的收场了。

  2、时刻准备(Standby)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周全的学习,再严密的防备,也不能完全避免危机的发生。因此,跨国公司必须充分认识到危机随时可能发生,对任何突发事件,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准备的要点包括:建立专门的危机处理小组、制定各种危机处理的备选方案、确定具体的危机公关行动计划等。

  3、反应迅速(Speed)

  对危机的反应速度,体现了一个公司的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它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评价。在危机到来的时候,如果企业反应迟钝,消费者的第一反应是该企业的管理效率低下;另一个反应则可能是,企业不敢直面危机、在逃避现实;反之,如果企业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反应,消费者则会给企业以较高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也将弥补危机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当然,要做出正确而迅速的反应,前提是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没有充分的准备,哪怕再迅速的反应,都是盲目莽撞的行为,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

  4、态度诚恳(sincere)

  只有敢于承担责任的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尊重!许多跨国公司在出现危机的时候,非但没有以诚恳的态度与消费者沟通,并承担应有的责任,反而用各种借口推搪塞责,给消费者留下极坏的印象。

  例如,宝洁在SK-II危机中,认为自己的产品是安全的,并在退货方面设置障碍,使得退货困难重重,导致企业与消费者的对抗升级。这种作法,不但使得宝洁SK-II基本丢掉了在中国的市场,而且使得它在其他东亚国家也受到抵制,得不偿失。正确的作法应该是,敢于承认产品的质量问题,以消费者的利益为上,回收不合格的产品,以诚恳的态度和行动来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5、危中寻机(Search)

  危机=危险+机遇。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危机不仅仅是危险,同时也是机遇。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企业若能以诚恳的态度、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反应,不但能将损失降到最低,还有可能给消费者留下负责任的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这个角度看,危机并不可怕,怕的是危机管理能力的低下。

  “吃一堑,长一智”。包括达能在内的跨国公司只有在各种危机挫折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引以为戒,才能在中国保持持续地成长。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营销战略及管理模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跨国公司应该秉承“入乡随俗”的观念进行5S模型的管理创新,才能从根本上站稳脚跟。

第1页 第2页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